Navigation menu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10月31日,出席在韩国庆州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峰会的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诚挚邀请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深入阐释中国机遇,引起广泛共鸣。习近平主席在书面讲话中重申,中国拥有“更多发展机遇”、“良好营商环境”、“广阔创新舞台”和“绿色增长条件”,为全球工商界投资兴商创造了沃土。中威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开放程度高,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带来更大稳定性和确定性,也为全球工商界创造更广泛机遇。此次访问韩国是习近平主席在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出访。中共中央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制定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规划。这不仅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密切相关,也与世界各国合作共同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APEC第一阶段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的“坚持共享机遇、实现互利共赢”,还是“加强互利合作、抓住新机遇、共同发展”,在第二阶段峰会上,“发展”和“机遇”始终是习近平主席讲话的核心关键词。回顾“十四五”时期,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吸引外资超过7000亿美元。中国经济实现了5.5%左右的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定在30%左右……这些数字清晰地体现了中国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外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确定性绿洲”。是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还是回归称霸求生存?是坚持多边主义、开放包容,还是走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我们今后所走的方向将对世界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30多年前,亚太经合组织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而成立的,旨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经济增长繁荣。这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以亚太为基础放眼世界,呼吁:“今天,我们在韩国再次相聚,一定要重新思考成立APEC的初衷,通过更有活力、更有韧性的亚太合作,为世界作出显着贡献。”这既是对亚太地区的期待,也是对世界的启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务实举措es.双方建议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同构建开放的区域经济环境,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共同推动贸易数字化和绿色化,共同促进包容普惠发展;倡导并带头维护和平稳定、带头开放融合、坚持合作共赢、带头促进包容。数字智能赋能、坚持绿色低碳、开展全面互利交流……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充满了“牵手”而不是“放手”的坚定姿态,彰显了推动对接融合的远见和担当。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进步正在不断为各国提供合作机遇。共同实现现代化。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扩大国际布局再到积极不断推动和实现碳达峰,“十五五”规划中建议的进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也是中国与全球合作的重要纽带。有外媒评论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战略定力和前瞻性,为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可预测性。此次访问韩国,习近平主席在双边会谈中多次阐释中方机遇。习近平主席在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时表示:“我们会做得更好,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在会见韩国总统李在明时表示“愿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在会见泰国总理阿努廷时透露,“中方愿同泰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分享新时代中国发展经验”……“十五”时期是根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夯实基础、全力以赴。展望未来,安全开放的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成就继续为亚太和世界提供新机遇。策划:张晓松 剪辑:朱继才、杨宜军 编剧:严凤晶、冬雪 图像:鲍昱涵、张树之 新华社内部制作 制作:新华社新闻一演播室